close

  
  10月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耶·布朗夏爾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布朗夏爾表示,增長放緩是中國經濟肌體更加健康的表現,他認為房地產和影子銀行風險可控,而近來出現的投資上升情況則可能阻礙中國產業結構調整。(新華社記者 殷博古 攝)
  中國日報網10月27日電(遠達)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上周閉幕,媒體普遍聚焦中國如何依法治國。此時有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與榮鼎咨詢公司共同出台的一份報告認為,中國必須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這次改革成功與否不僅事關中國的前途,也會對整個世界造成深遠影響。
  美國之音10月24日報道稱,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勢頭減緩,2014年第三季度的年增長率是7.3%, 有可能15年來第一次保不住7.5%的預定目標。
  美國榮鼎咨詢公司(Rhodium Group)的聯合創始人兼中國研究組的負責人榮大聶(Daniel Rosen)是《避免死路一條——中國的經濟改革及其國際影響》這份報告的作者,曾經在白宮國家經濟與安全委員會出任國際經濟政策資深顧問時,在有關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的過程中發揮過關鍵作用。
  在他看來,中國領導人2013年11月作出的有關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他認為,現在,這些領導人正在帶著一種使命感和緊迫感在向前推動所有經濟方面的改革,而改革成敗關係重大。
  他說:“中國過去3年在全球增幅中的平均份額是28%,它是全球經濟前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國的成功以及實現6%的增長潛力不僅符合中國的核心利益,也符合我們的利益。我們在這其中都有很大的利害關係,我們都關註習近平的所作所為。”
  榮大聶在這份長達191頁的報告中建議美國對中國取得的逐步進展進行評估,採取措施支持中國的改革派,尤其是把焦點放在美國自己應該做什麼來回應中國的改革,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總是告訴中國應該做什麼。
  經常與中國官員打交道的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負責政府事務的副總裁帕迪亞 (Christopher Padilla)表示,在與中國官員的頻繁接觸中,他感覺到,中國正在發生大變化。
  帕迪亞說:“我能作出的最好的一個比較是,在很多方面,目前的情況很類似於90年代末中國的情形,當時朱鎔基極力推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把它作為推動國內經濟改革的一個工具。”
  帕迪亞曾擔任商務部負責國際貿易副部長,他把這次的改革稱為是自鄧小平南巡和中國加入世貿以來的第三次大的改革運動。
  他對美國提出的建議是,避免把中國的反壟斷等做法看作是針對美國的,不要把這些做法視為是對美國的威脅而作出反應。
  對於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複雜的改革工程,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資深研究員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認為,這次改革成敗與否要看習近平是否能夠在重大危機不斷發生的情況下仍然引導整個體系向前發展。
  這位在克林頓總統任內出任過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的中國問題專家認為,另一個關鍵的問題而且值得中國觀察人士特別關註的是,在習近平嚴懲腐敗的同時,如何使得關鍵的省、市、縣、鄉這四級地方黨政官員發揮積極性,作出正確的選擇,使改革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編輯:周鳳梅)
  延伸閱讀:外媒:中國以可持續標準衡量經濟增長 GDP至上時代終結
  美媒:中國面臨經濟改革嚴峻挑戰 改革前景廣闊
  外媒:習近平對中國未來有遠謀 經濟改革是核心  (原標題:美媒:美智庫稱中國須深化改革 成敗影響全球 - 中文國際 - 中國日報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g12egzq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